万历皇帝怀里护着培养皿,透过帘子看向外头掠过的景象。
自张允修出现以来,他似乎行事越发的“离经叛道”了。
从前私自出宫这等事情,万历皇帝是绝迹不敢干出来的。
适才他跟李太后请安,险些以为偷偷出宫一事败露,没想到竟然是有惊无险。
可万历皇帝并不觉得后悔,相反对于这种“叛逆”“荒唐”的感受十分痴迷。
人越缺什么,便越渴求什么,压抑得越狠,反弹得便越厉害。
马车行进至棋盘街,速度渐渐放缓下来。
“陛下,棋盘街到了。”张诚在一旁提醒说道。
“嗯。”
万历皇帝将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险些被街道上的景象给吓到。
此时此刻,棋盘街往昔喧嚣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诸多店铺紧闭大门,路上行人寥寥,有的几个却是送葬的队伍。
可行至一些医馆四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些民间医馆往往人满为患,门外的街道上,四处可见病倒在地上的患者。
哭泣、悲伤、苦痛声音不绝于耳,险些令万历皇帝有些崩溃。
张诚见到这样的变化,当即劝谏说道。
“陛下不可再看下去了,此处凶险,咱们还是先行去工坊吧。”
万历皇帝觉得自己的心揪在一起,亲眼所见之震撼,比奏疏上的文字要厉害上百倍千倍!
他此时此刻开始明白,自己从前在御案前批阅奏疏而流下的眼泪,有多么可笑。
呼出一口气,万历皇帝点点头说道:“即刻去工坊,朕马上要见张士元。”
小太监们也惧怕这棋盘街,当即快马加鞭,将马鞭抽得震天响,生怕自己染上了瘟疫。
马车声隆隆,一路飞驰,路过一处挂有“杨家医馆”的牌匾之下。
掀起的扬尘之下,医馆门口的病患丝毫不减,可医馆里头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这两日,杨济时衣不解带,不是去医馆内为病患开药诊治,便是时刻守候在儿子杨天成床榻之前。
大蒜素已经为杨天成服下,心中有所期待,可杨济时终究是忐忑。
这玩意儿,张允修信誓旦旦说可以治疗大头瘟,甚至大部分疾病瘟疫,可终究没有在人身上实验过,难说有没有功效。
杨济时最害怕的便是,此大蒜素非但没有作用,反倒加重了儿子的病情。
就在杨济时脑袋里头胡思乱想之际,他余光却瞥见杨天成的眉眼动了动。
“天成!”
杨济时顿时大喜,他当即上前用手背感受其额头温度,这烧竟真的退了!
“天成~”
又呼唤了两声,可就是这两声,让杨济时老泪纵横,他一把握着儿子的手,哭得撕心裂肺。
“天成!为父对不住你啊!”
在这哭声里,杨天成十分吃力地睁开了眼睛,他的面容依旧苍白,可似恢复了一些。
一睁眼,杨天成便注意到老泪纵横的老爹,他打量一下周围情景,显然早就对于自己的病情有了了解。
苏醒之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病情似乎得到了缓解,难道说。。。。。。
杨天成一把抓住老父的手,看向那一头凌乱的发丝,嘴里不由得有些酸楚,激动地说道。
“爹!你果然研制出来了!新的药方有效对不对?是源自哪个古籍?京城百姓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