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张简修当即为幼弟介绍起来。
“去岁各地爆发大头瘟,尤其是大同府、太原府,可谓是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
得大头瘟之人,头面红肿热痛,最后窒息而亡。。。。。。。
咱们适才看到的那些人,看起来便是这症状!”
说话间,四哥张简修便觉得浑身痒痒的,好像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已经缠上自己。
锦衣卫平日里便要探查坊间异动,有无谋反叛乱,还有通缉朝廷要犯。
四哥张简修接触的人多了,对这个大头瘟自然也是有所了解。
经过四哥的描述,张允修有了概念,在脑袋里头简单搜寻了一下,算是明白了这个病到底是什么
所谓大头瘟,便是后世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在中医称其是“热毒壅盛,上攻头面”。
这种流行病比起普通流感要更加致命,而且会非常痛苦,患病者往往高烧不止,在面部肿痛和咽喉的一点点红肿下,呼吸渐渐困难,严重者窒息而亡。
一时间,张允修的思维不由得有些发散。
这些日子来,他接触的都是朝堂争端,可却忘记千千万万大明朝的百姓。
实际上明朝灭亡的过程,就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天灾人祸,有明一代单单有记载的大型瘟疫,便有五十多次。
旱灾、水灾、蝗灾、地震各种灾害合起来,竟然超过了一千余次,简直是耸人听闻。
单单万历一朝,有记载的瘟疫便有:万历七年四月京师大疫、万历九年春隆平大疫、万历九年春雄县大疫,万历九年河间疾疫大作,死兦甚众。。。。。。
在这个时代,应对各类瘟疫传染病并没有什么特效药,甚至也同样缺乏对于瘟疫传播途径的理解。
百姓们一旦遇到瘟疫,有些银钱的尚且能够开些药,死马当活马医,没有银钱的普通老百姓,便只能够硬扛过去。
“想什么呢?”见张允修在发呆,四哥张简修用手在他面前划拉了一下。
回过神来的张允修询问说道:“朝廷不管么?便任由瘟疫在京师肆虐?”
四哥张简修看傻子一样地说道:“朝廷管啊,如何不管了?朝廷自有法度赈灾,蠲免疫区赋税,施发一些米粥之类的,皆是处理疫病的办法。”
“有用么?”
“有用也没用,朝廷也有惠民药局,可害病的人太多了,官老爷都顾不上,何况是这些平民?
运气好的熬过病去,还能抢到几口布施的米粥,运气不好的没熬过去,连来领布施的力气都没有。。。。。。。”
作为一名锦衣卫,四哥张简修对于民间的事情了解的十分细致,平常里头见过的苦命人太多,他也早已经习惯了。
四哥张简修打开了话匣子,便又继续说下去,而张允修则是越听越沉默。
“兴百姓苦也,亡百姓苦也,如今这年头四时不济,三月份里头岭南都会下雪,京师已经算得上是好了,去岁大同府下辖一个县府十室九空,怎一个惨字了得。。。。。。这瘟疫熬过去了,也还是第一道槛,大灾配大疫,大疫配大灾,二者再配上人祸。。。。。。卖儿鬻女和人相食这是常有的事情。。。。。。”
伴随着张简修的讲述,张允修脑袋里头浮现出无数史料。
嘉靖九年,南和县“大疫,民多死”;
嘉靖三十三年,邢台县“疫瘧,人多死”;
。。。
最为触目惊心的,要当属六十多年之后的崇祯十六年,当时京师对瘟疫记载为。
“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籍,十室九空,甚至户丁死绝,无人收殓者。”
一时间,任何对于才子佳人,权谋朱紫贵的幻想都破灭了。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才是普通人在历史上的位置。
与之比拟起来,后世网络上对于古人生活的推崇,借古讽今,简直是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