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一无心之举,引得老皇帝猜忌,其他虎视眈眈的皇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连番手段之下,险些葬送了沈延的夺嫡前程,纪修予也差点因此断命。
沈延失了耐心,命纪修予不择手段也要毁了林剑泉——他得不到的东西,也不会白白留给旁人!
阴损手段自然无须赘述,林剑泉被设计背叛,落入敌营中九死一生,是玄羽公主祈岚放他一马,言说不会使用这等下作伎俩,更希望与林将军真刀真枪在战场拼杀决胜负。
林剑泉得以保全性命回营,玄羽族内却也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族人不满祈岚做法,暗中生了推翻她的心思,可祈岚背后有缘生城作依靠,无论如何不可轻举妄动。
直到纪修予的手越伸越长,安排手下乔装打扮进入缘生城,恰与玄羽族暗通款曲,在祈岚眼皮子底下达成共识,密谋陷害她与林剑泉,双方便可达成共赢。
祈岚与林剑泉被有意无意引导着增加接触机会,两人本就互相敬佩,一来一回中渐生情愫,梦想着终有一日也可让大周与玄羽像彼此般相互理解,只是当时的他们不曾想到,两族之间纠缠还远远未结。
以为是乱世中难得的真情,殊不知彼此心意是真,各自背后涌动的恶念也是真。
他们均被各自族人扣上勾结外族的帽子,相爱的证据无须作假,皆是百口莫辩。
大周老皇帝大怒,连颁数道圣旨宣召林剑泉回京,他知道,这一去,恐怕有去无回,祈岚不愿他回京送死,百般阻挠,却抵不过林剑泉一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耿的心。
祈岚义愤难平,草草交付一番,从玄羽国连夜出逃,暗中护着林剑泉回到兴京。
在京城,纪修予给了林剑泉最后一次机会,后者依旧不改初心,不愿违背祖训参与党争。
饶是沈延再不舍这块难得的肥肉,也不得不做出最终决断:构陷检举林剑泉及整个林家,以此大案作为重获圣心的敲门砖。
主将获罪,沈延轻而易举抢夺先机,纪修予更颇有一套玩弄人心的手段,策反数名跟随林剑泉的将领,收服所率队伍,成功推举他人代替林剑泉进驻景州。
同时又与玄羽族内造反派达成协定,双方你来我往,以缘生城这“三不管”之地作幌子,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林剑泉被打入天牢,不日处斩。
景州及周边受过林将军恩惠的州县百姓听闻此事,自发联名入京求情,祈岚从中忙动牵线,希冀着事情仍可转圜。
然而纪修予把事做绝,半点余地不留。
他借题发挥颠倒是非黑白,将万民请愿说成愚民暴动,将林剑泉之功说成谋逆反叛,将林氏一族和所有替他求情的人全部打成犯上作乱之徒。
老皇帝上了年岁疑心甚重,昏聩颟顸全然不念林家几代劳苦功高,仅存的一点善念也在纪修予“宁可信其有”的说辞中泯没殆尽——
林剑泉即刻推出午门行刑,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朝野震惊。
几名老臣看不过宦官弄权,居然无耻残害几代忠良的林家,纷纷冒不韪上书陈情。
可那老皇帝不知被沈延和纪修予联合灌了什么迷魂汤药,执意如此,逼得急了,甚至命人剥了两名言辞激烈老臣的朝服,当众丢出殿门、赶他们回家。
文臣风骨岂容如此折辱?头破血流地滚下殿阶后,二老相互一对视,皆从彼此眼光中读懂了不谋而合的死志,于是双双碰死在大殿之外的石柱上,鲜血淌了一地。
谁知非但没能唤醒老皇帝良知,反在沈延三言两句口舌之下顿如火上浇油,怒下数道圣旨,将涉及此事的官员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以死明志的二位老臣更得不了好下场,被牵连得家破人亡,子子孙孙皆抬不起头来。
自此,再无人敢替林家伸冤,有心匡扶正道的臣子也在这之后沦为蝇营狗茍之辈。
祈岚在那时流干了泪,玄羽国遭人篡权,正大肆追杀于她,无处可去的祈岚选择潜藏京郊,暗中培植有朝一日能够向大周、玄羽报仇的势力,独自一人怀胎抚育林剑泉遗腹子。
也就是如今的林鹿。
林剑泉死后,老皇帝接连数月寝食难安,沈延恰在这时担心后人报复,借鬼魂作祟为由进行游说,终是将林家上下挫骨扬灰,旧时府宅一把火焚烧殆尽,更是胆大妄为到重写史书,将有关林氏族人的事迹全部勾涂一空。
整个林家沦为沈延上位的垫脚石,像是从未在世上出现过一般,消失得干干净净。
至于老皇帝,纪修予当时已成了后宫宫人中的红人,凭他身份,想买通几个太监在老皇帝饮食、寝殿中做些手脚并不难。
那些食之成瘾的药粉和久嗅困乏的香料,使得老皇帝暂时表现出吃得香、睡得着的龙体康健之貌。
沈延与纪修予接二连三立功,让他们在老皇帝面前赚足了青眼,皆在各自位置上如日中天。
后来的事便顺理成章起来,老皇帝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留下令沈延接任帝位的圣旨就撒手西去了,纪修予如愿进入司礼监。
而这桩旧事则成了皇室禁忌,其后数年无人敢提。
直到祈岚养大了林鹿,为了一日不曾忘记的血海深仇,仍是不忍林剑泉唯一的子嗣受到牵连,将一无所知的林鹿送入宫中,想着有与林剑泉有旧的司礼监掌印照顾,定能让林鹿性命无忧地长大成人。
不料纪修予恰在林鹿入宫前不久推翻原掌印,自己独掌司礼监大权,由于他几乎可以算作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因而搜出原掌印房中祈岚来信后不难猜出林鹿身份,顿时玩心大起,也就有了后面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