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神色冷峻,从小门处快步走出沁园,踏入夜色笼罩的街巷,身影如黑色幻影,很快来到一处隐秘的庭院里。
这里位于京都城里最偏僻的角落,四周皆是残垣断壁,鲜有人至。
院子里,一支单调的烛火摇曳闪烁,橘红色光芒在粗糙墙壁上跳跃,将众人的身影拉得歪扭而修长。
易安踱步到桌前,端起桌上茶杯,轻抿一口,茶水的温热并未驱散他眼中的寒意。
他缓缓说道:“在暗处藏了这么久,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了吧?”
黑暗中人影晃动:“总督大人,还是您了解我们!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这一次,我们肯定不会再失手了!”
易安点点头:“的确有新的任务。本督需要你们去城内散布消息,就说二皇子在私下秘密招募死士,多达千人,安置在京城郊外一处废弃庄园,日夜操练,意图不轨。再伪造一些二皇子与所谓死士首领的往来信件,内容涉及谋反计划,想办法送到大皇子手中。记住,字迹、印章都要逼真,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他的眼神依次扫过众人,每一个字都像要钉进他们的心里,最后,他一字一句慢慢强调:
“记住,此次任务,是复仇的关键,容不得半点失误。”
众人纷纷点头,连连保证,随后领命而去,各自奔赴任务。
很快,关于二皇子招募死士的消息在京城权贵圈子悄然传开。
权贵们或是在奢华宴会上,或是在隐秘书房里,都在低声议论,眼神充满不安与揣测。
易安派人伪装成二皇子的手下,在京城最繁华的集市上,故意与巡逻士兵发生冲突。
双方大打出手,伪装者一边打斗,一边高喊二皇子名号,扬言要让士兵为平日“恶行”付出代价。
这场冲突引得百姓纷纷围观,很快被大皇子的眼线看到,消息迅速传回大皇子府。
第二日,靖南王世子梁墨正在书房审阅公文时,贴身侍卫匆匆进来,神色慌张,将一封匿名信件递到他手中。
梁墨打开信件,刚看几行,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他急忙起身,整理衣衫,带着信件匆匆赶往大皇子的行宫。
“殿下,二皇子那边,出事了。”
梁墨冲进书房,将信件递给大皇子。
大皇子正坐在书桌前查看大昭国地图,手上的笔正停留在冀州上。
他抬起头看到梁墨慌张的模样,心中一紧,连忙放下笔,接过信件逐字逐句看完,脸色变得铁青,“砰”地一声将信件拍在桌上:
“这个二弟,居然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他真以为父皇的皇位是那么好觊觎的吗?”
他声音充满愤怒与震惊,拳头紧紧握起,指关节泛白。
“殿下,此事不可大意。虽然信件真假有待核实,但无风不起浪,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之策。若是二皇子真有谋反之心,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梁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担忧,直直地看着大皇子。
若此事为真,那现在掌握先机的,便是大皇子,届时在二皇子造反时提前准备,以讨伐反臣之名适时反攻,便能名正言顺夺取皇位。
只是,这件事,来得实在有些蹊跷。
大皇子沉思片刻,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房间里格外沉重。
良久,他停下脚步:“你派人去暗中调查一下,看看京城郊外是否真有这么一处废弃庄园,以及那里是否有异常动静。若是情况属实,我们再商议后面的计划。切记,务必小心行事,不能打草惊蛇。”
“明白。”梁墨与大皇子商议完,又匆匆离去。
易安得知大皇子开始调查后,安排人手在废弃庄园附近制造动静。
白天,庄园里有黑影频繁晃动;夜晚,时不时传出兵器碰撞声,尖锐刺耳,让路过的百姓心生疑惑,纷纷加快脚步,不敢多做停留。
百姓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从街头巷尾逐渐传到朝堂之上。
老皇帝在早朝时听闻此事,龙颜大怒,重重拍了一下龙椅扶手:“竟有此事?老二,到底是怎么回事?!”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殿宇内鸦雀无声,唯有殿外风声偶尔呼啸而过,更衬出此刻的死寂。
老皇帝高坐在巍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目光如炬,仿若实质般紧紧盯着殿下的二皇子,眼神中既有愤怒,又有痛心与疑惑。
文武百官整齐分列两旁,人人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触怒龙颜。
他们眼神或是紧张地看向龙椅上的皇帝,或是偷偷打量处于风口浪尖的二皇子,朝堂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唯有二皇子挺直脊梁,毫无惧色地向前一步,拱手作揖,身姿坚毅宛如松柏。
“父皇!”二皇子声音清朗且带着几分急切,在空旷朝堂上回响,“儿臣实在是冤枉啊!这些关于儿臣招募死士意图谋反的传言,纯属无稽之谈!儿臣自幼承蒙父皇教诲,对父皇忠心耿耿,对大昭江山满怀赤诚之心,又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违背天理人伦之事!”
他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委屈与不甘,眼眶微微泛红,试图用这番话让老皇帝相信自己的清白,真挚的眼神紧紧盯着老皇帝,似在诉说内心深处的忠诚与无奈。
这时,朝堂上有官员站出来,为二皇子进言:“陛下,二皇子殿下向来宅心仁厚,心系天下。平日里不辞辛劳,亲自过问百姓疾苦,积极参与赈灾济民之事,那些受过他恩泽的百姓数不胜数,众人皆有目共睹。如今仅凭毫无根据的传言,便要给殿下定罪,实在有失公允,这不仅会让殿下蒙冤,也会寒了众多拥护殿下之人的心啊。”
那官员脸上带着文人特有的儒雅气质,可此刻却眉头紧蹙,神色焦急。
礼部尚书李敬见有人替二皇子说话,也随之出列,微微躬身,姿态谦逊:“陛下,此事疑点重重。所谓的信件,无人能证明其真伪,纸张质地、字迹风格皆有可能伪造;那些所谓的证人,也不知从何而来,身份背景、言辞可信度都有待商榷。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贸然怀疑二皇子,恐会寒了皇子的心,也会让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影响大昭的稳定啊。”
他话语平和却沉稳有力,如同一股清泉,试图浇灭朝堂上的熊熊烈火,让众人回归理性。
二皇子见有人为自己发声辩解,内心不再惶恐,便学着宇文华的样子再次开口,声音愈发坚定:
“父皇,儿臣恳请您彻查此事,还儿臣一个清白。儿臣愿接受任何调查,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只要能证明儿臣的忠心,儿臣绝无二话。”
说罢,他抬起衣角重重跪在地上,上身挺直,目光坚定地望着老皇帝,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虚妄,直达人心,试图用这份坚定传达自己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