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全文免费阅读 > 三更合一(第1页)

三更合一(第1页)

红薯其实明朝末年的时候,福建一个叫陈振龙的商人在东南亚发现一种容易种植还产量大的作物,就是这个红薯了。

但是当地人看得很紧,也根本不做红薯的买卖。

最后陈振龙和他的儿子千辛万苦弄到一截红薯藤,混在绳索里面带回到福建去种出来。

留种后再种了一片,证实亩产不错,而且不挑土地。

恰逢当时福建大旱,陈振龙直接拿出红薯找到福建总督,在福建各地推广,才保住了不少人的性命。

福建百姓各家各户因此给陈振龙还供起了长生牌,陈家的子孙也带着红薯去各地推广。

这个给江南总督推广红薯叫陈川贵的人,姓陈,算了下时间,应该就是陈振龙好几代之后的孙子了。

江南作为粮仓,能种植的粮食不要太多,红薯这样虽然能果腹,味道也还可以,吃多了却会放屁,十分不雅。

江南的文人多,自然是受不了这个,于是陈家在这里想必吃了闭门羹。

江南总督也没当一回事,还把这个当做趣事写在折子里递到康熙这里来了。

康熙注意到万琉哈氏看着这本折子的手一顿,居然发起呆来,不由奇怪道:“怎么,这折子上有写什么古怪的?”

万琉哈氏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我就是看着这位总督形容的土疙瘩,仿佛在哪里听说过。当年福建大旱,饿死之人却不多,听闻就是因为

陈家拿出这个土疙瘩救下的。”

康熙听说这土疙瘩吃多了确实不雅,但是比起别的粮食就更容易种植,亩产高,饱腹感还强。

繁华之地,比如江南这样不缺粮食的地方,确实可种可不种。

但是除了江南之外很多土地并不都是适合耕种的平原,也不是很肥沃,粮食产量不高,偏偏天灾不少。

如果这土疙瘩真跟陈家说的那样,确实值得在其他地方种植。

万琉哈氏还道:“皇上,这土疙瘩还容易储存,放在地窖能储存很长一段时间不坏。晒干了也能放更久了,直接蒸着炒着吃也行,做成糕点也可以。”

她记得这红薯一直没得到大面积种植,直到乾隆的时候人口实在太多了,天灾也多,才开始种起来,实在可惜了。

如果一开始就能大面积种植,不知道能救下多少人。

康熙吩咐李德全派人去把这种土疙瘩弄一些进宫来,一部分送去皇庄让人种下,明年看看这亩产多少。

他知道万琉哈氏素来过目不忘,想必在哪里看到了红薯的记录。

如果是真的,那又是大功一件了。

康熙看着身边的万琉哈氏,也不知道她究竟会给自己多少惊喜。

这红薯要真的亩产高容易种,还好保存,那么作为行军的粮草就很适合了。

平日的粮草还得烹煮,红薯只要生火之后扔进去,熟了扒拉出来就能吃,吃下后暖呼呼的,还能果腹。

行军路上吃口热的不容易,

更别提是急行军的时候了。

康熙是御驾亲征过,很清楚行军路上士兵们有多难,对一种能果腹,味道还不错的粮食自然更好。

再就是听万琉哈氏的意思,这红薯还是甜的。

如今的糖还是用甘蔗来做,产量不高,而且手工制糖,稳定性也一般,所以算是半奢侈品,一般百姓根本买不起。

但是吃一点糖能让人更有力气,如果真的是亩产极大,那么士兵们都能分到一些。

士兵身强力壮,士气才会更足了。

万琉哈氏听着康熙徐徐道来,这红薯还没正式推广种植,他已经预定作为军粮,然后让士兵们吃饱后有力气去干架了。

至于红薯的那点缺点,对比好处来说,根本是无伤大雅。

她以为康熙会觉得江南总督险些浪费了一个粮食作物,难免会谴责,却发现他丝毫没有这个意思。

万琉哈氏眼底的困惑太明显了,康熙就笑着解释道:“身处在江南,他确实看不见其他,这也无可厚非。”

如果江南总督能跟康熙想的那样,他就不止是总督了。

他的格局就在那里,比如一个人站在半山腰,其他人却怪责他没能看得更高更远,这不是为难人吗?

当然这位总督家底不错,从小就没吃过苦头,家里应有尽有,吃用都是相当好的,自然看不上这红薯了。

毕竟对这样出身的人家来说,面子比什么都要重要。

红薯又不是什么惊为天人的美味,用得着拿面

子去换吗?

想想他宴请的时候上一道红薯,然后人人吃过后来个氨气大聚会,那就太上头了。

光是想了一下,万琉哈氏也忍不住有点好笑。

不过这都是因为出身好,又从来没饿过肚子,才能把面子看得比命还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