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举手认输,冯巧儿自带一套理论,吵遍天下无敌手。
跟着小丫头走到后院,就看见太子拿着铁锹在前头挖坑,冯巧儿提着筐在后头施肥。
配合默契,有说有笑。
四阿哥倾身过去跟姜舒月咬耳朵:“冯巧儿挎着那么大一个柳筐施肥,没有力气挖坑?”
姜舒月偏头听他说话,而后笑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二哥,要不要进屋喝茶?我带了太平猴魁。”四阿哥沉吟片刻,扬声问太子。
太子抬眸,看见是他脸上没有任何惊讶,只是摇头:“等我帮巧儿把坑挖完。”
四阿哥看向太子,总觉得现在给人挖坑的太子才是从前那个太子,而宫里的太子充其量算是提线木偶。
皇上的提线木偶。
为争储位,四阿哥不希望太子好,但他同样不希望太子变成宫里那个样子。
他可以和太子争,却不想跟一个提线木偶争。
赢了也没意思。
“二哥,你进去喝茶,我帮巧儿姑娘挖坑。”四阿哥试探着问。
结果太子还没说话,冯巧儿先急了,朝着四阿哥的方向扬起一把肥灰:“这里头有夜香,你闻闻,还想来帮我吗?”
四阿哥抬手扇了扇,不悦蹙眉。
太子倒是浑不在意,还迎着肥灰说话呢:“这个肥不是草木灰,有点臭,你爱洁,先进屋去吧。”
四阿哥盯着太子看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回屋。
没回东屋,而是停在灶屋,挽起袖子问姜舒月:“中午吃什么?”
今天两人虽然是一前一后过来的,但来得都挺早,还不到做午饭的时辰。
前几天下了一场小雨,山里应该长出蘑菇和木耳来了。
姜舒月本来想先带着冯巧儿她们一起给玉米追肥,之后进山采摘新鲜的蘑菇和木耳回来做菜。
前院的韭菜割也割不完,韭菜炒鲜蘑就是一道非常不错的时令小菜。
西红柿也全熟了,可以采摘,做西红柿炖牛腩。
至于鲜木耳……做一道葱烧木耳,也很有农家乐的感觉。
此外,几天前被套了黑布套的韭菜根,也应该长出这个时代的贡菜,韭黄来了。
韭黄既然是贡菜,用五花肉炒足够了。
只是汤的食材还没有着落,姜舒月想进山转转,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听姜舒月说想去附近山里找食材,四阿哥便要跟去。
从前小院里也种了蔬菜和粮食,却没有异味。这回过来,刚开始也没闻到。不知是因为冯巧儿扬了把肥灰,还是被她给提醒了,从后院回到屋中,四阿哥总觉得哪里臭臭的。
正好姜舒月也有话对印四说,便与他同行。
那天的契约写得太匆忙,好多细节都遗漏了,姜舒月想了几日,还是决定加一些补充条款比较好。
既然要说私房话,姜舒月没让别人跟着,吩咐左小丫把牛腩炖上,又让立夏和小满帮厨,这才接过常妈妈递来的小背篓,带着印四出门了。
从小院出发一直往西就能进山,可姜舒月故意拐了一个弯儿,先带印四去了自己分到的那二十亩地。
走到地头,姜舒月指给他看:“这是村里仅有的二十亩中等地,是我刚搬来时分到的,我让佃户在这里种上了苞谷。不出意外,秋收的时候,这块地能收获两万斤粮食。”
四阿哥诧异抬眸。
与后院种的玉米不同,这块地里的玉米苗过分矮小,凑近了细看还能看到有些叶子尖都枯黄了。
姜舒月才要给他解释,忽然看见左宝树从旁边的玉米地里钻出来,挥手跟他打招呼。
左宝树看见姜舒月目露惊喜,大步走过来。快走到近前才发现,她身后还站着一个英俊少年,因为离得远,刚才没注意。
“这位是……印四公子?”虽然没见过几面,可左宝树对少年明亮的眼睛印象深刻。
既然左宝树认出来了,姜舒月便没给他介绍。才要转头将左宝树介绍给印四,却见对方淡淡一笑:“你是左宝树,庄头的儿子?”
左宝树抱拳:“久仰。”
印四勾唇:“幸会。”
等两个少年寒暄完,姜舒月问左宝树:“追肥追完了吗?”
左宝树正为这事发愁呢。他指着一株矮小、叶尖有些枯黄的秧苗苦恼道:“下雨之后追肥,肥是追完了,可惜没什么效果。我让我爹看过,我爹说肥埋得太深,离根有些远,怕是糟蹋了。”
说起种田,被太阳晒得有些蔫吧的姜舒月立刻来了精神。她蹲下身,用手在那株秧苗附近刨了一个浅坑,手法老练。不看她白皙的小手,还以为她是一个经验老道的庄稼把式呢。
她指着土里一些不细看都看不出来的根须,给左宝树答疑:“苞谷生长分为两个时期,就像人一样,第一个时期是生长期,第二个时期是生育期。我们种苞谷,是为了让秸秆长高当柴烧吗?不是,我们想要收获的,是果实和种子。”
见左宝树仍旧一脸迷茫,姜舒月缓了口气,才要往下说,就听旁边有人接话:“所以肥才要埋得深些,离得远些,防止秧苗在生长期够到肥。秧苗再长大些,根须也会随着长大,等根够到肥,正好进入生育期。本来应该用来长身高的肥,没有发挥作用,却在开花结果的时候顶上,有效增加亩产。”
姜舒月打了一个响指:“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又补充:“这叫先限后促,限制秧苗长高,促进开花结果。秧苗矮小,也有矮小的好处,可以防风抗倒伏。”
秧苗虽然矮小,但茎秆壮实,可见储备的养分足够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