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明之最强太子爷笔趣阁 > 第23章 小明王(第2页)

第23章 小明王(第2页)

朱元璋一瞪眼。

“臭小子!还不给咱过来!”

朱标耷拉着脑袋走了过来,朱元璋的一双大手温和地放在了他的肩膀上。

“不瞒各位,一开始咱还真没料到陈友谅会有进攻之举,是咱儿子给咱提了个醒啊,咱才能有所准备,料敌先机。洪都一战,他又亲临战场布置,给咱争取了不少时间。最后能够借来东北风,也不只是咱一个人的功劳。若论功行赏,咱儿子确实应该排在文臣首位啊!”

朱元璋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信服,就连李善长也收起了不快的表情。这年仅八岁的朱标,也确实让他大开眼界。

“标儿啊!你想要爹给你什么奖赏?”

朱标抿着嘴。

“您别打我就成……”

话音刚落,满座爆笑,连朱元璋本人也被搞得哭笑不得。

“行行行,不打了,下次也尽量不打!”

经过这父子俩一闹,气氛倒是欢乐了不少,朱元璋也接着封赏了如同胡惟庸、薛显等在此战中有杰出表现的文臣武将。最后更是宣布,回到应天,皆有金银丝绸等实物奖励,众人也一直饮酒作乐,直至后半夜。

等到众人回到了应天城,朱标才感觉到身体的疲累。这段时间大战,让他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放松过了,在府中除了吃就是睡,足足休息了五天。在第六天清晨,马秀英将他温柔地唤醒。

“标儿,快醒醒吧!”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朱标才看清面前的人是自己的母亲大人。

“娘,怎么了?”

马秀英抚摸着儿子的头顶。

“看样你这孩子是真累到了,但是今天得打起精神,今天小明王要来封你爹为吴王,也要封你为世子。快点梳洗收拾一下吧,这可是大事。”

“小明王?不是在滁州么?这么快就到应天来了?”

对于这位天下共主,饶是朱标,也不免心生好奇。

“今天早上就到了,快去收拾一下吧,册封仪式马上就开始了。”

快速的梳洗一番,朱标换上了特制的蓝色五爪金龙补服,倒也显出几分少年英气。随后便随人来到了封禅大典上。众文武百官皆跪在两侧,一名十七八岁的稚嫩少年,身着金色龙袍,坐在了封禅台顶点,面前则是身着蟒袍站立的朱元璋,朱标被带到了朱元璋身侧,而一名近侍,则手持圣旨,开始宣读。

“宣小明王特旨,应天兵马大元帅朱元璋,忠心为国,匡扶社稷。屡次救朕于危难之中,朕深感卿家忠勇。特封朱元璋为吴王,世袭罔替。身肩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望卿忠君体国,驱除鞑虏,还我汉人河山。亦封朱元璋长子朱标为吴王世子,钦此!”

朱元璋跪下,朱标也急忙跪下,跟着所有人高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有那坐在龙椅上的小明王却觉得十分有趣,享受着众人的朝拜。

封禅大典结束,百官皆退下,只有朱元璋在和小明王汇报着什么,但是很明显,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心智还不成熟,只觉得一切都好玩罢了。朱标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一切不过是老朱自导自演,可能就连那圣旨都是老朱所写,这小明王,说到底不过是一支旗,一杆枪。和所谓的传国玉玺一样,不过是一种象征罢了。

朱标走过大殿,却发现刘伯温在那,好像在等他。

“刘师!可是在等我?”朱标恭敬地行礼,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把刘伯温当做了自己的老师。

“呵呵呵,公子不必多礼,老朽只是想和公子说说话。哦,现在不能叫公子了,该叫世子了。”

朱标一笑。

“叫什么还不都一样,您都是我的老师,不知道您是想问我什么?”

刘伯温捋了捋胡须,露出了几分深不可测。

“老朽倒是很好奇,世子是如何看待小明王的。”

朱标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实话,毕竟当着这老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以他的道行,恐怕想得和自己也一样。

“他不过是一杆大旗,一杆抗元大旗,一个象征,可以笼络天下义军的人心,但是不会是这天下真正的主人。我之前就听说,刘师不赞成我父亲去救他,其实我也是相同的想法,但是后来想想,为了笼络人心,师出有名,我父亲做的也是对的。”

刘伯温笑眯眯地看着朱标,仿佛看穿他的一切。

“世子不愧为天选之人,竟能将一切看得如此透彻。也许他最后还是逃不过杀身之祸吧,但是他也是个可怜人啊,自从被人找到便一直被当做棋子,这十多年来被人利用,可悲可叹啊!老朽倒想求公子一件事,如果有朝一日,还请公子救他一命。”

朱标不禁瞪大了眼睛。

“你没开玩笑吧?我能救他?”

“呵呵呵!普天之下,可能唯有公子能救他一命还不留后患了吧!”

“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