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15章 谁都想搞事(第2页)

第715章 谁都想搞事(第2页)

同时获得荀氏与中行氏权柄的中行偃,他干出了拿所有人共同资源来培育中行氏这个小宗的行为。

若中行偃没有兼任中行氏之主,宗主集中资源扶持小宗的事情或许是一件美谈。

曾经的荀林父就干过极力扶持智氏的操作,导致晋国在他手里打了大败仗,名声方面却是还过得去。

一件事情已经做错,中行偃又犯了另一个错误,他舍弃了专门帮荀氏干脏活累活的程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一来,中行偃的一些小错必将被放大,族人也会用异样眼光盯着,站出来抗争的智罃就不光是违逆宗主,变成在合理地守卫自己的权益了。

不光是荀氏内部有族人认为智罃没有错,连带外人也觉得中行偃脑子多少有些问题。

当一种风潮形成之后,舆论带动来可不止是对与错,有人想要插手,可以变得名正言顺了。

拿楼氏想要插手来说,只要娇姬站出来吆喝两声,例如“宗主实在是太过分,我要帮兄长讨公道”这一句话,一下子会让楼氏帮智氏变成没有毛病。

很久的以后赵鞅叫邯郸午上家门作客,闹出将邯郸午杀死的事情。

作为中行氏之主中行寅外甥的邯郸稷哭诉,很直接让中行氏下场直接攻打赵氏。

在中行氏攻打赵氏的初始阶段,晋国内部的多数人认为错的是赵鞅,等赵鞅兵败逃回“晋阳”龟缩起来,舆论还一度定性是赵氏发动叛乱。

等晋君逼迫智氏、魏氏、韩氏帮助赵氏,他们将中行氏和范氏打得退往“朝歌”困斗,舆论一下子变成乃是中行氏和范氏叛乱了。

于法于礼上面,中行寅帮助邯郸稷是被世人所认可,到最后完全是变成谁赢谁有理。

所以,中行偃要是采取武力措施,再让姬娇站出来喊嗓子,到后面也只会进入谁赢谁有理的仲裁方式。

某种程度上来看,几乎跟“清官难断家务事”有没有太大区别了。

当然,楼令并不想看到内战的爆发,很难免需要发挥茶艺手段,好好地来当端水大师。

在对待一众子嗣方面,楼令已经发现自己需要控制好平衡,玩砸了的代价将会很大。

楼令看向在发呆的楼武,说道:“这个冬天多努力。”

“……”楼武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努力?

当然是赶紧让霖姜怀上啊!

同样成婚了的楼小白看得一阵乐呵。

比起十三岁就成婚,十四岁当爹的那些时代,其实春秋时期的贵族相对比较晚婚晚育,好多一家之主或继承人都是快三十岁才有子嗣。

那是春秋的贵族阶层发现要让女子长得成熟,才不容易在分娩期间发生意外吗?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也就无从猜测而起了。

刚才楼武在想,以后要去“密”常住,没有多少时间孝顺长辈,走之前要干点什么事。

思来想去的楼武,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才能够尽到孝心。

至于说带着霞姬一块去“密”那边?楼武的脑子很清醒,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说楼令还健在,哪怕是楼令哪一天不在之后,敢将霞姬接到身边照顾的楼武,实际就跟楼武直接嚷嚷要从楼氏分家没有区别。

碰上这种事情的楼小白根本没得选,第一时间就要找条白布绑在额头上,召唤族人与家臣,嚎一嗓子:天诛家贼!

从懂事的那一刻,直至获得了自己的封地,楼武都只能对娇姬称呼母亲二字,面对生母反倒得称呼姨娘。

那是一个家族只存在一名主母,无论春秋时期或是以后的封建王朝,一概是这种阶级的格局。

当然了,日后的王朝会有妾逆袭成功,亦或是家主更换主母,谁当一个家族的主母,谁便获得了所有子嗣管控的权力。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春秋时期哪怕是主母人没了之后,不会有其他女子可以接替上位。

为什么啊?那是礼法约束的成果,并不是春秋时期的各个一家之主对正妻多么一往情深。

而进行约束是在维护“嫡出”的子女权益,免得继承权出现混乱,闹得是那个叫鸡犬不宁。

情况是,楼武日后更多的时间会待在“密”地,获得征召才有机会跟楼令和楼小白等兄弟聚到一块;要是碰到了特殊时刻,例如一些节日或是红、白事,自然也有相聚的机会。

当然,要是楼武足够励志的话,哪一天获取到了卿位,倒是需要长期待在“新田”了。

楼氏一家子的人,他们在后面除了用餐会聚到一块,平时基本是各自忙自己的事情。

由于体系健全的关系,其实需要让楼令亲自处理的政务已经不多,每一件亲自处理的事情则一定是要务。

“扩大产能?”楼令眯起眼睛看向林姒,说道:“齐国的需求量猛增?”

齐国不是要对莱国动手了吗?

去年和今年,齐国光是防具就向楼氏采购了两千套,又以箭矢的采购量最多,达到六万支箭矢。

以齐国的体量,两年采购两千套防具,好像不是太多的样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