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纸匠的话,在场燕国文武一片哗然。
南楚北燕两国,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相隔何止万里。
一个南楚老夫子的遗稿,却写在北燕的纸上,听着就让人匪夷所思。
白孟起压抑住喜悦,凝神问几人道,“你们都敢打包票?”
其中一个纸匠拍着胸脯道,“回大人,纸制工艺天下相通。
大人可随意询问任何一个匠人,所得答复,必然都与小人相同。”
白孟起捋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候,鉴别木盒的木匠也有了判断。
“大人,我等都看过了,这个盒子乃是采用我北燕所产的小叶紫檀制成。”
“可敢确定?”
“敢确定,我北燕气候寒冷,所产紫檀质地细密,非别处可比。”
白孟起冲着林舒挑了挑大拇指,赞赏道,“不愧为北林卫出身,果然心思缜密,迅速便理清头绪。
若非有公子在,老夫可就难办了。”
林舒客气道,“在下不过区区一个校尉,不敢班门弄斧。”
“你不用自谦,老夫看好你。”
白孟起眼睛转向秦慕白道,“原来这些物件,都产自北燕,想来你也是刚刚拿到手吧?”
刚才短短时间,林镇北已经派人,将秦慕白私自见过儿子林桓之事,偷偷告知了白孟起和楼之崇。
事情已经很明了了。
这些东西,都是林桓交给秦慕白的。
所以都产自北燕,也就顺理成章了。
秦慕白咬了咬牙道,“家师青年时代,曾经游历天下,他私藏物品产自北燕,也并不稀奇。”
虽然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但也只能这样辩解。
楼之崇勃然大怒道,“事到如今,还敢狡辩?
你那所谓师父,身为一个南楚人,书写册子却产自北燕,连木盒都产自北燕。
如今又让你带回了燕京,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秦慕白面无表情道,“无巧不成书,世间或许就有这等巧事。”
“咱家打死你算了!”楼之崇又扬起手掌。
“公公且慢,”林舒赶忙拦住了对方,道,“通常说一个谎言,需要十个谎言来弥补。
到如今,这件事已经漏洞百出,经不起细琢磨了。
只要找到任何一个漏洞查下去,就能让他无法自圆其说。”
“公子还有办法?”
楼之崇感到新奇。
这位小世子,不止文采出众,连心思也异常缜密。
回去一定要将这里发生的事,详细禀报太后。
林舒拿起册子,问旁边的纸匠道:“不知这是否真是一件旧物?”
其中一个匠人道,“从纸的质地来看,的确至少有三四十年的历史。”
“而且连装订的牛皮绳都已经发黄发硬,跟书册浑然一体,说明早已经装订成册。”
林舒点点头,沉吟道,“这么说来,这册子是老的,只不过是空白册,后期书写而已。
不知通常装订成册,却又不写任何东西的空白旧册,从哪里能找到?”
匠人断言道:“这样装订在一起的空白册子,只有一个地方能用到,那就是书局。
通常书局会存放许多空白册子,等放旧之后,再聘请抄书人,将时兴的书籍誊写在上面,以显示贵重,卖个好价钱。”
“那便妥了,”
林舒微微一笑道:“白老将军,可兵分两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