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从怀中掏出一封写给迪化府(乌鲁木齐)将军尹勒图的信交给了纪晓岚,并嘱托道:“到了迪化好好干,有朝一日你纪昀还会回到朝廷为官的!”
之后,我们三人又拿出几十两银子交于解差,让解差一路上好好照顾纪晓岚。
纪晓岚揣起信件,望着京城的方向,心中满是悔恨与无奈。
酒过三巡,他收拾行囊,踏上了那遥远而未知的充军之路。
一路上,烈日炙烤,风沙漫天。
纪晓岚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他想起自己在朝堂上的侃侃而谈,想起与家人朋友的欢声笑语,而如今,一切都已远去。
到了迪化,由于刘墉的那封信,尹勒图并没有为难纪晓岚。
军营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纪晓岚明白,这是他自己种下的因,如今只能咽下这苦果。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在这艰难的岁月中,磨炼着自己的意志。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京城的繁华,想起那已失去的一切,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悲凉。
放下纪晓岚的事儿咱不提。
时间进入七月,叫魂的恐慌情绪如野火般在山东蔓延开来。
乾隆皇帝通过“粘杆处”
的机密情报得知了此事,原本以为只是民间的荒诞流言,可一想到“发辫”
之事,心中不禁警惕起来——这发辫可是满清朝廷统治的象征,莫不是有人借此搞反清复明的勾当?
当下,乾隆帝立刻命大学士傅恒、刘统勋等人起草上谕,严令浙江、江苏与山东各省全力追捕山东审出的妖党首领,一场大规模的清剿行动就此展开。
地方官员们接到命令,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纷纷行动起来。
为了早日破案交差,他们手段百出,许多无辜的和尚、乞丐被牵连其中。
那些官员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对这些嫌疑犯严刑拷打,屈打成招的冤案一件接着一件。
一时间,牢房里哭声震天,百姓们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卷入这场可怕的风波。
时至十月,蔡捕役和涉案的和尚们再次被抓,这一次,他们被押送到京城,准备接受重新审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京城的刑部审讯大堂上,气氛凝重压抑。
主审官员们看着这些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的犯人,心中也有些疑惑。
随着审讯的深入,种种破绽逐渐暴露出来。
到了十一月,傅恒和刘统勋经过一番仔细审讯,终于发现这所谓的“叫魂案”
破绽百出,完全是一场冤案。
可乾隆皇帝已经下了那么多命令,这场闹剧该如何收场?为了给皇帝一个台阶下,朝廷不得不对外声称案件未抓到主犯是各省失职。
乾隆的面子上挂不住,心中恼火,便把这笔账算到了各省行政官员身上。
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彰宝、山东巡抚富尼汉等多名地方高官,都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这场持续了大半年的叫魂案,终于在一片混乱和荒诞中落下了帷幕,可它给民间和官场带来的震荡,却久久难以平息。
“叫魂案”
未曾平息,“盐引案”
风云又起!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扬州城的繁华依旧,盐商们在盐运的浪潮中赚得盆满钵满。
新任两淮盐政尤拔世刚到任,满心想着在这肥差上捞一笔油水。
他多次暗示盐商们“意思意思”
,可盐商们竟不为所动,这让尤拔世心里十分恼火。
于是,尤拔世用了很长很长时间,思索着如何给这些盐商们一点颜色瞧瞧。
翌日,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一拍桌子,冷笑道:“既然你们不给我好处,那我就揭了你们的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