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是为了这个把我找来?”老书吏转问自己徒弟。
“可不是嘛,丁大人要治我等渎职之罪,求师父您老人家给做个见证,我等接手案库时那些卷宗可曾还在?”几个书办眼巴巴望着前辈哀求道。
老者神色变幻,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丁寿见这老家伙神神道道,不由皱眉道:“老前辈,三宝太监的案宗究竟在不在兵部,您老给个准话?”
“在,当然在,老朽景泰三年供职兵部,彼时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海图船志,连同奏本文书共文牒一百四十七道,俱都在册存放。”
“现在何处?”丁寿兴奋得站了起来。
“丢了。”老书吏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险些将丁寿气背过气。
“丢了?谁人丢的?”丁寿横眉立目道。
“便当是老朽丢的吧。”
老者无所谓的态度把丁寿给气乐了,冷笑道:“兵部案牍,国之典籍,轻飘飘的一句话说丢便丢了,老前辈可是以为年老体弱,便不会被治罪?”
老书吏颤巍巍站起,缓缓跪地道:“老朽愿领责罚,只是此事与这些后辈无关,请大人勿要加罪。”
几个徒弟连忙一同跪倒,“大人,师父老人家在兵部数十年做事一向勤恳,断不会无故丢失案册,求大人明察。”
“尔等不必代老朽求情,我这一把年纪,命中注定该有此劫,听凭大人处置就是。”老书吏神色惨然,一副认命待罪的架势。
丁寿微微蹙眉,挥手命书吏们退下,亲手将老者扶起,“老前辈,是否别有隐情?”
老者断然摇头,“大人不必多想,老朽甘愿认罪伏法。”
“本官曾有耳闻,当年成化爷欲效太宗故事再开西洋,事下兵部索要图档,时任车驾郎中的刘大夏抗旨不遵,大言什么”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从此兵部再不闻有关旧档,此事可实?”
老者干瘪的嘴唇蠕动几下,欲言又止,旁边的曹元一听牵扯到前兵部尚书刘大夏,不禁心头一跳。
“丁某无意追究过往,只是西洋旧档乃是前辈先人耗费心血无数,历尽千辛万苦探索而得,非是某人一家之私物,倘若就这般消失得不明不白,非但有负朝廷,更是愧对前人,这身后恐也不得安宁……”
许是人老更敬鬼神之说,丁寿这话戳中老书吏心中痛处,思量再三,重重一叹,施礼道:“请二位大人恕小老儿失仪之罪。”
二人还未反应过来,就见那老书吏宽衣解带,将外边衣袍除去,身上只剩了一件轻薄里衣。
老书吏不言不语,连那件里衣也一同脱掉,露出瘦骨嶙峋的两排肋骨,“二位大人请看。”
这老儿怎么忽然打起赤膊来了,曹、丁二人四目相对,都是摸不着头脑,却见老书吏背转过身,那干瘪的脊背上竟然纵横交错,足有数十道鞭痕,虽然年深日久,痕印已变得浅淡,但仍可想象当日所遭惨况。
“这是……”
拉上衣服,老者转身苦笑道:“大人看见了吧,当年成化爷向兵部索要西洋旧档,可那文牍早被刘郎中先行调走,项部堂入库翻检旧案不得,便如今日二位大人一般,当场责问群吏,小老儿因着素来博闻强记,自然当其冲,可当着上司之面,老朽又如何敢道出实情,项部堂怒不可遏,下令当众鞭笞,呵呵,刘大人当时便在一旁……”
老者难掩悲凉愤懑,丁寿听得同样心有戚戚,疑惑道:“刘时雍就这样一旁看着你被打?”
老者伸出三只枯瘦手指,“三天,整整三天,幸好科道言官纷纷上奏,请成化爷收回成命,再开西洋之事作罢,项部堂才停了追索,此时刘郎中方才道出实情,其言辞一如大人方才所言。”
“你代人受过,又不曾揭于他,想必那刘时雍对你必有重谢,这才至今还为他遮掩?”
老书吏一声苦笑,自嘲道:“大人未免太看得起老朽了,老朽不过一介小吏,生死祸福岂能入得了贵人法眼,当日项部堂听刘郎中阐明缘由后,当即降位揖谢,称刘公此举阴德不浅,来日必居其位,后来刘大人果然执掌兵部,至于老朽,几十年蝇营狗苟,终究只是一吏罢了。”
品出老者笑容苦涩,丁寿也是感怀一叹,“那刘时雍藏匿的案宗现在何处?”
“刘大人调走案宗后再未归还。”
“什么?他真把兵部案库当成他自家书房不成!你难道就没向他索要归还?”
老者如同看着一个怪物般看向丁寿,“连项部堂都盛赞刘大人藏匿旧案之举为国为民,阴德昭彰,老朽有几个胆子再去自讨没趣?”
“这……”丁寿语塞,兵部尚书项忠眼瞅着和刘大夏穿一条裤子,易地而处,装聋作哑的确是最好手段。
老者叹了口气,“小老儿与那西洋案宗许是命里注定的孽缘,快三十年了还是没有躲过,如今大人又来追索,老朽风烛残年,来日无多,情愿领罪,只求大人不要罪及他人,彼等确是毫不知情。”
事情来龙去脉既然已经清楚,丁寿自也不会为难几个小吏,命人送老书吏返家,他拄着脑袋坐在椅子上呆。
“不知丁大人下步如何安排?”这瘟神坐在自己衙门里,曹元心里总觉没底。
“自然是去找刘大夏那老东西把案卷要回来。”丁寿眼神空洞,望着前方虚空处说道。
“这个……”曹元犹豫一下,还是劝道:“刘东山四朝老臣,门生故旧在朝中盘根错节,根基深厚,缇帅还是不要轻易招惹为好……”
丁寿噌地一下跳了起来,咬着牙道:“他刘大夏就是只虎,丁某也得去捋一下他的老虎须子!”
********************
“大金吾纡尊贲临,老夫有失迎迓,恕罪恕罪。”尽管刘大夏心中奇怪,他与丁寿素无交情,何以会突然而至,不过刘大人为官多年,胸有城府,面上未有丝毫表现,将人迎至府内,奉茶待客。
(2)
“宫保乃官场前辈,下官本当早来拜会请益,只是俗务缠身,延宕至今,还求宫保见原。”
刘大夏笑道:“丁大人言重,公乃天子近臣,朝中新贵,执掌卫事以来屡立殊勋,天下有目共睹,刘某不过一致仕老朽,日夜除却秋风鲈鱼之思,再无他念,何敢言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日文华殿上被自己当面指斥的毛头小子摇身一变,如今已成了朝中不可轻忽的一股力量,刘大夏不得不慎重相待,一些违心之言在老大人看来也是无伤大雅。
“宫保客气,实不相瞒,下官此来确有一事相求。”丁寿折腾了一天,实在没心情兜圈子。
“大金吾但讲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