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杨硕浑身上下的词条,最差的也都是蓝色。
但从个人军事素养上,已经超过同级别的将领一大截。
在山坳中简单休整两个钟头,后方侦察兵再度传来晋绥军的消息,17团也只能随之继续跑山。
虎跑山不算大,但几千人在山上来回兜圈子还是绰绰有余的,陈兆铭就这么带着三个团的兵马在后头死咬了17团快半个月,愣是连17团的一个兵都没留下,反倒因为对方的几次夜间偷袭,前后折损一个多营的兵力。
对17团而言,半个月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他们摸清了虎跑山大大小小每一道山沟沟,每一个村落,对山上的地形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遛起陈兆铭来,也就愈发的得心应手。
第十一天晚上,杨硕正带着全团人马留宿在东北山区的河谷地带,突然就接到陈兆铭率部下山的消息。
“团长,陈兆铭撤了!”胡四海激动的从远处跑来,人还没到声音已经传到杨硕耳中。
冬天的虎跑山,夜间温度足有零下十多度,杨硕正和团部的战士围坐在篝火前,一边烤着火一边翻弄着柴火堆下的红薯。
“哦?这帮小兔崽子,终于挨不住山里的冷风了吗?”杨硕嘴唇勾了勾。
胡四海一屁股坐到杨硕边上,两只手伸向火堆,上下翻烤着:“好像不是,听咱们的侦察兵说,陈兆铭走的很急,像是突然有紧急任务。”
杨硕眉头紧皱:“紧急任务?”
“我们在虎跑山上,还有谁能让晋绥军紧急出动?”
胡四海摇头,趁着杨硕沉思的功夫,从火堆里扒拉出来一颗红薯。
“撤了正好,成天在天寒地冻的大山里,人都快冻傻了,总算能下山休整休整,暖和暖和了。”
胡四海嘴里吐着热气。
杨硕没有理会他的自言自语,皱眉沉思着,突然眼睛一亮,“是黄河防线有动静了!”
胡四海的手被杨硕抓住,刚扒开露出一点瓤香气四溢的红薯,被杨硕一把夺走。
“吃你自己家的东西去!”
胡四海撇着嘴,嘴里碎碎叨叨走开。
走到一半又转过身:“团长,陈兆铭都走了,那咱们明天下山吗?”
杨硕啃了口红薯,被香的迷迷糊糊,嘴里哼哼唧唧道:“不下,观察几天,以防对方耍诈。”
“是!”
17团又在虎跑山上待了三天,直到杨硕安排在第三旅附近的侦察兵传来消息:第一旅、第三旅近两日已全部开拔,朝西面进军。
西面,正是黄河防线的位置,晋绥军的动向,证明了杨硕的猜测。
黄河布防图应该是送到了,一方面军不出所料正在强渡黄河,阎老儿只能紧急征召晋西北兵力支援前线。
如此一来,晋西北兵力空虚,恰是杨硕大展拳脚的时候。
“不枉我们等待这么久,趁着晋绥军回撤之前,阎老儿的晋西北先改弦易帜一阵吧!”
杨硕面前是两张地图,一张晋西北的地形图,另一张是阎老儿在晋省的兵工厂分布图。
他已经忍不住要大干一场。
“不过现在,要先下山才是。。。”
当天,17团兵分四路朝着各自的营区奔去。
17团离开前后不足二十天,几个村子情况一切正常,很快各营便恢复战前的布防和扩张状态。
一营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胡四海藏了不少装备,又处在整个17团朝广陵腹地扩充的前线,短短一个月时间再度扩充出一个连。
二营、三营包括团部的力量也在稳步提升,不过,杨硕这几天却一直躲在团部不出门,成天对着地图研究。
“我说老杨,你成天对着地图看什么呢?怎么,有啥心思?”秦宣文这天从外头回来,看见杨硕撅着腚趴在地图上,忍不住问道。
杨硕微微一笑,将手中的铅笔往桌子上一扔,“哈哈,还是你老秦懂我啊!”
一听这话,秦宣文立刻来了兴致:“说说吧,你又想打哪里?”
杨硕手指了指地图上圈起来的五个大字:西北制造厂!